项目概述
该项目位于大理市下关镇洱滨村段,南起黑龙沟、北至崇邑村7号沟,遵循大理市洱海生态环境保护“三线”管理规定,蓝线即洱海湖区界线,以“2007年环洱海数字化修测地形图”和2014年勘定的1966米高程湖区范围界线划定,绿线是洱海湖滨带保护界线,红线是洱海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界线。示范段面积为16.64公顷,是整个环洱海湖滨缓冲带项目的起点区域。
项目建设前,农田、房屋已延伸至洱海湖区边界。设计团队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出发,充分考虑了维护场地生物多样性、削减场地面源污染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且邀请国内外业内专家、政府工作者、当地居民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从生态空间格局、生态系统质量、生态胁迫和社会参与等四大项18个指标对场地进行评估与诊断,其中面源污染、生境破碎及公众参与性低是场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设计团队基于问题导向,采取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保护保育等措施打造一个为水体净化和生态复苏的自然、健康的可持续湖滨缓冲带,为整个环洱海湖滨带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样板。
项目创新点
(1)目的:水体净化与湖岸生态复苏
经过修复的湖滨缓冲带,是洱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安全屏障,净化了上游的低污染地表水,恢复了自然栖息地,使其物种更为丰富,激活整个洱海流域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模式,成为大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宝藏。
(2)设计方法
重塑自然空间:
长期的无序发展使得洱海湖滨带被农田、房屋所侵占,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典型自然湖滨湿地生态系统中蓝绿比以及绿地中旱地与湿地的比例失调。通过调研同纬度其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与洱海历史生态系统特征,重塑3:7的蓝绿比以及绿地中6:4的干湿比,并在植物覆盖度、生境破碎度方面尽可能的接近未受干扰的状态。
维持健康湖泊生态体系:
设计团队对场地中植物、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模式、生态习性、季相特征、栖息喜好等进行了研究,通过丰富场地水系统类型,强化自然平衡和净化功能,为生物提供丰富类型的栖息地,对本地具有代表性的群落进行充分保育,对入侵物种进行清除,并谨慎引入了适宜的本地物种,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从而维持健康的湖泊生态体系。
形成可持续的自管理体系:
所有的设计及施工时序都考虑了湿地演替的自然规律,在第一年建设时通过地形重建,引入先锋植物群落,营造不同类型的生物生境来搭建生态系统基底,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先期引入的物种促使有机物自然形成,草、野花和其他植物丰富度逐渐提高,从而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环境。经过群落的自然演替,物种间的竞争使得生态系统趋于稳定,逐渐形成能够自我维护、抗干扰强、动态平衡的自管理生态系统。
增设低干扰服务系统:
围绕自然的生态基底,仅在湖滨带内设置一条供骑行、步行的生态通行廊道,以降低对动植物栖息地的干扰。同时提供低干扰的基础服务设施,如生态驿站、清洁能源的观光游览车、共享单车等,满足周边村落人群及游客的基本需求。
保护洱海自然神圣遗产:
项目的根本初衷,是要在洱海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行之有效的以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自项目建成以来,洱海湖滨带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更多有益与丰富的活动也开展起来。除了以往的观光旅游,这里还开展了不同年龄段的自然教育课堂,以科普教育为抓手,最终实现保护洱海自然神圣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项目成效
本项目的设计通过连接当地政府、多领域专家、当地居民等多方利益参与者,充分讨论场地问题,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将湖滨缓冲带恢复到天然状态,湖滩、湿地等栖息空间“失而复得”,不仅削减入湖污染负荷,也提升了洱海“颜值”,同时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与爱护,逐步形成了健康良好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项目建成一年后,湿地的出水水质指标稳定,湖滨带的植物群落更为丰富,在此栖息的鸟类物种种类及规模都在扩大,作为水陆交错带的栖息地,其更丰富的物种多度,补偿了人进湖退造成的自然滩地的损失。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这里由理念向实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湖滨带由“人进湖退”的侵占模式转变为“人退湖进”的人湖共生模式。